
摘要:九月金秋,国旗飘扬,江苏省江阴市澄江路社区关工委工作人员来到96岁高龄的退役军人、“五老”志愿者张俊家中慰问。老人身着旧军装,胸前挂满军功章弘大速配,精神矍铄。他不仅是一位亲历“
九月金秋,国旗飘扬,江苏省江阴市澄江路社区关工委工作人员来到96岁高龄的退役军人、“五老”志愿者张俊家中慰问。老人身着旧军装,胸前挂满军功章,精神矍铄。他不仅是一位亲历“两弹一星”建设的英雄,更是一位退休后仍心系国家、热心教育的“五老”志愿者。他的一生,是忠诚与奉献的写照,更是对青少年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。
上世纪六十年代,张老先生响应国家号召,奔赴新疆马兰基地,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。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,张老先生和战友们在200公里外的观测点亲眼见证了那朵震撼世界的蘑菇云。七十年代,张老先生又随部队来到江阴,参与国防工程建设。从戈壁滩到长江之滨,他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,兢兢业业,为江阴的发展贡献力量。退休后,他选择定居江阴,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。
展开剩余56%退休后的张老先生,依然坚持学习、练习书画。他展示出自己的书画集,既有描绘戈壁风光的壮美画卷,也有书写革命精神的遒劲书法。他常说:“人老了,但思想不能老,要活到老、学到老。”作为社区关工委的“五老”志愿者,他关心国家大事,热心社会公益,尤其关注下一代的教育。他深知国家的未来在于青少年,他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和感悟,激励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,报效祖国。
在探访过程中,张老先生还兴致勃勃地现场书写了一幅书法作品,赠与社区。这不仅仅是一份礼物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,一份对社区建设的期许,一份对年轻一代的鼓励。
张老先生的事迹弘大速配,正是激励青少年们树立远大理想、努力学习、报效祖国的生动案例,未来社区关工委将继续加强与“五老”志愿者的合作,共同助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
发布于:北京市倍顺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